本草纲目-李时珍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-Li Shizhen
1518年,李时珍出生于(今天的湖北)中医世家,说到世家按照中国的传统起码要过3代。李时珍连续参加了3次科举考试,直到1539年李时珍23岁第3次科举考试还是落榜,真正的原因:李时珍生活的时代,城市的工商业在明朝中后期开始兴业起来。而科举不像以前那么吃香了,且当时的嘉靖皇帝信奉巫术不理朝政,明朝中后期连续几个皇帝都是昏庸愚昧。有的皇帝几十年不上朝,有很臣子做了一辈子官,连皇帝什么样没见过昏庸到如此地步,这样的生活环境对李时珍是有很大的影响的。这个时期的明朝还有一个特点,上行下效都热忠于拜神,一心练仙丹求成仙。就在李时珍放弃科举的那一年,一场来势凶猛的瘟疫发生了,李时珍的老家恰恰是重灾区,在这场瘟疫中李时珍有了直接面对病人的机会,且独挡一面。
李时珍发现古代原来本草著作有大量的错误图文也不一致。于是李时珍35岁那一年开始重修本草,本草纲目的编撰过程分为三个阶段:1550年-1568年是本草纲目的收集资料阶段耗时18年。1568年-1578年是本草纲目的分布别类和撰写成稿的阶段耗时10年,1578年-1596年是本草纲目的寻求出版和正式发布刊行的阶段耗时18年,本草纲目总共耗时46年时间。本草纲目记载了1800多种药物和11000多个药方。公元1578年,年过花甲李时珍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,家中的财力已经耗尽了,出版这部书比编撰这部书更加难上加难。就在完成的第2年当时的万历皇帝不想看到百姓都在议政,所以下令关闭全国的书院,来了很大规模的一场运动。给全国当时的经济文化改革造成了很大的破坏。1579年李时珍到江苏找到王时珍,请他为本草纲目写一篇序。希望本草纲目尽快出版,1590年南京的刻书家胡成龙答应给本草纲目刻书发行,直到1596年才刻书完成,1593年李时珍病世享年76岁。李时珍终于没能亲眼看到自己的心血......
李时珍离开我们虽然已经400多年了,可是他的影响依然存在,不仅存而且影响非常之大,我们会有一种独特的感觉,好像李时珍和我们是同时代的人,这么说一点都不过份,其实并没有夸大其词,如果大家有空大家去逛逛书店就知道了,随便走进一家书店就能很轻易的看到李时珍相关的书。400年的历史也不足以阻隔李时珍和我们的距离,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本草纲目精髓。本草纲目对中药学有杰出的贡献,李时珍发现了374种新药,这个数量实在是很大了,这些都是在李时珍的职业生涯中,在行医和考查发现的,其中有很多药已经成为我们今天的常用药,比如:土服灵、三七、藏红花、樟脑......,在李时珍之前这些都不被当作药物使用的。李时珍还有一样特殊的贡献:中国上千以来历来传统认为心脏是思想器官,比如孟子曰:心之官则思,思则得之,不思则不得也。李时珍却第一次提出"脑为人的元神之父",所以说,中国的汉字改革也是必然的趋势,也是明智的选择。我们今天知道李时珍说法是对的,李时珍的贡献还有很多......
李时珍如果没有长期丛医和考查,是不可能完成本草纲目的,也给我们后留下了一笔巨大财富。比如:在李时珍之前,由于方言和记载等等不同,在中医药界很多人不知道曼陀罗花是什么?李时珍了解到,原来当地叫风茄尔的植物就是曼陀罗花,李时珍亲自用自己身体尝试试验。还有比如:何首乌是怎么来的?原来何首乌原名叫叶交藤,就是李时珍对古代的考查而得来的,现在很多染发剂都是何首乌提炼而来的。
1578年西方已经正在进行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,科技迅猛发展现代科学已经逐渐确立,西方人是如何评价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: 1956年郭沫若为李时珍题词:医中之圣,集中国药学之大成,使多少人延年活命!伟哉夫子,将随民族生命永生。 法国的传教士巴多明:向法国学术界介绍了本草纲目的内容,震惊了整个学术界。 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:对本草纲目赞不绝口,达尔文在研究(动物和植物在家养和环境下变异)一论文时,也是引用了本草纲目里(关于鸡的7个品种)的内容。 世界著名首席李约瑟:李时珍是当时欧州世界以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,因为当时伽利略科学传统已经建立起来了,李时珍和他们却是隔绝的。 中国著名唐明邦教授:李时珍对后世的影响,除了医学药学和博物学等方面,还突出的表现在他的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,实事求是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,救死扶伤与人为善的高尚品格,这些方面都给人以深刻印象,树立了学习典范,本草纲目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。
关键词"瘟疫"释义晋葛洪【抱朴子·微旨】经瘟疫则不畏,遇急难则隐形。 宋欧阳修【晏太尉西园贺雪歌】遂令邪风伺间隙,潜中瘟疫於疲氓。 例句释义很久以前某地频频发生瘟疫灾荒,民不聊生。
综上所述:本平台承担对言行负责。
To sum up,this platform is responsible for words and deeds.
本文来源非网络转载,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本草纲目